新聞/廣告搜尋


No Image
網上讀報
Read
e-Edition

黃頁廣告導覽
Chinese Yellow Pages Ads

分類廣告導覽
Classified Ads

English Section

Stop Smoking

挺巴衝突燒全美 拜登保持沉默

清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發生正反兩派人士衝突,校園衝突激化,總統拜登一周來保持沉默,專家評論反戰示威將成為拜登爭取連任的累贅,他持續保持沉默也將讓選情更不樂觀。
綜合美國有線電視(CNN)、《華盛頓郵報》、美聯社報導,全美各大學挺巴、反戰學運愈趨激化,紐約市警察4月30日深夜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清場,1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挺巴與反學運人士爆發衝突。但拜登已經一周未親自對此發表評論,他4月22日最後一次評論時譴責「反猶太抗議活動」、以及「那些不了解巴勒斯坦人發生什麼事的人」,此後他便迴避和抗議有關的提問,轉由發言人或書面聲明代答。
1日不斷被記者追問的白宮新聞秘書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表示,拜登「正在密切監控情勢」,稱部分抗議人士的行為已經越線,「強行佔領建築不是和平的」。
拜登本人對校園衝突隻字未提反而引發關注,共和黨籍美國聯邦眾議員強生(Mike Johnson)1日直接點名:「我們需要美國總統對這個議題發表談話,並表態這是錯誤的,現在大學校園內發生的事是錯誤的。」
競選對手川普也藉機大酸:「拜登必須做點什麼,拜登應該要是我們國家的聲音,但肯定不是很大的聲音,反而是沒有人聽見的聲音。」「激進極端分子及極右派煽動人士正在擾亂大學校園…但卻沒看到拜登,他什麼都還沒說。」
《華盛頓郵報》資深政治記者布雷克(Aaron Blake)撰文分析,隨著抗議行動變得更加不穩定,加上其他民主黨人士也開始出聲,這對拜登來說是「危險的」。他評論拜登在這些衝突中極其謹慎的態度受到關注,原因顯然是,這起事件在政治上對他來說是困難的,民眾情緒高漲,民主黨內對以色列、巴勒斯坦的支持各佔一半,部分民主黨人私下也承認不願對此表達太多意見。
不過布雷克認為,拜登的沉默愈來愈受到矚目,甚至持續不了多久,部分原因在於緊張情勢及動盪升溫,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黨內同事發表了更有力的評論,愈來愈多民主黨人不在乎選邊站,轉而反對校園學運。例如嚴厲譴責以色列政府的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便砲轟部分抗議人士「犯罪」,要求嚴懲。
布雷克評論,拜登謹慎、不選邊站具有一定潛在價值,但如果不利用自己的總統職位來引導重要議題的論述,反而任由情勢惡化、紛歧根深蒂固,將帶來真正的危險,他擔憂恐影響2024年的政治。
另外英國《衛報》(The Gaurdian)記者加巴特(Adam Gabbatt)分析,拜登及民主黨對以色列的政策引發全美數千名學生抗議,恐影響年輕人投給拜登的意願,進一步損害他連任的機會,尤其拜登在好幾個搖擺州都落後川普,他絕對不能失去年輕選民。
加巴特引述賓州大學教育史教授齊默曼(Jonathan Zimmerman)指出,拜登的真正威脅是受過大學教育的年輕選民不投給他,齊默曼認為,參與抗議的大學生本來就不會投給川普,因此不會對川普構成危險,最大的威脅在於這些學生決定不投票。
另外有鑒於川普基本盤的忠誠度,以及有跡象顯示,拜登應對加薩問題的方式已經讓他失去部分選民,最終投票率可能是他11月能否勝出的關鍵。
UTD學生
抗爭被逮捕
週三凌晨4點30分,親巴勒斯坦學生在UTD校園廣場搭起了帳篷和食物站。他們還掛著橫幅,上面寫著「歡迎來到加薩解放廣場」。到中午,校園廣場的營地已經搭起了10個帳篷,約有100名學生。
一整天,校園警察都包圍了示威活動,並在遠處監視,但下午4點之後, 德州公共安全部派出警員在現場驅散人群。戴著頭盔的州警列隊形成人牆,並手持警棍阻止人們進入廣場,但一些抗議者被允許繼續在附近揮舞旗幟並高呼口號。 校園工作人員開著大學卡車從營地收拾帳篷和其他物品。
達拉斯分校週三稍早發表聲明稱,根據德州大學系統的政策,校園內不允許設立包括帳篷和路障在內的營地。校方表示,大學給了示威者「遵守的機會」, 但在這些人拒絕後,執法人員在縣和州執法部門的幫助下拆除了營地。
組織抗議活動的「巴勒斯坦正義學生會」上週在UTD的行政大樓前舉行了10個小時的靜坐,並被允許留下來。該組織隨後於週五會見了校長本森(Richard Benson)。學生代表在周三上午的新聞稿中表示,他們希望在會議上討論大學管理層如何滿足他們的要求,但對大學的回應不滿意並退出了會議。新聞稿指出,該組織指責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通用動力(General Dynamics)、諾斯羅普·格魯曼(Northrop Gruman)和波音(Boeing)等公司助長巴勒斯坦和世界各地無休止的戰爭、死亡和破壞,並呼籲UTD與這些公司脫離關係。
暴力事件引發了全國各地校園的示威活動。 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是德州第二起導致逮捕的案件。

週三傍晚,大批鎮暴警察進入德州大學達拉斯校區驅離挺巴的學生,拆除他們露宿的帳篷和標語,並逮捕20名抗命者。
週三傍晚,大批鎮暴警察進入德州大學達拉斯校區驅離挺巴的學生,拆除他們露宿的帳篷和標語,並逮捕20名抗命者。

布林肯抵京 可能與習會面

(本報訊)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星期四(4月25日)下午搭機抵達北京,他將在北京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舉行會談。稍早,布林肯在上海呼籲中國為美國企業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
據《美國之音》報導,布林肯此行可能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儘管中國官方尚未宣布相關安排。布林肯去年6月訪華時,習近平是在訪問結束前最後一刻才與布林肯會晤。
外電和香港媒體報導指出,布林肯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為美國總統拜登訪中鋪路。 但由於布林肯行前重申包括台海、南海、中國人權等多項美中分歧議題,各界預料他此行難有重大突破。
路透社報導,布林肯24日抵達上海,隨即前往上海豫園老街參觀並大啖南翔小籠包,晚餐後還去觀賞一場中國職籃比賽。翌日與商界領袖會面,還與當地學生交流。週五轉往北京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長王毅會談,並可能與習近平會面。
香港《星島日報》報導指出,根據中國外交部稍早聲明,布林肯此次訪中乃「應邀訪華」和去年6月的「經中美雙方商定」用詞不同,顯示兩國關係出現變化。文中表示,布林肯去年6月訪中時,當時中美關係仍處低潮,但習近平還是見了他,「這次布林肯正式應邀訪華,而且可能為拜登總統訪華鋪路,相信習主席將會見他」。
布林肯的訪問是美國和中國之間最新的高層接觸,旨在解決一系列可能危及關係的問題,包括美方希望北京停止對俄羅斯軍事工業的經濟和技術支持,希望加強遏制芬太尼的合作,也將呼籲中國在台灣新任總統就職之際保持克制等。
布林肯為期三天的訪華行程包括上海和北京;上海行程聚焦人文與經貿,包括和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上海美國商會代表和上海紐約大學學生們會面。
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和美國駐上海總領事沃克(Scott Walker)陪同布林肯拜訪上海美國商會,其他與會者包括上海美國商會理事會主席安高博(Allan Gabor)、商會會長鄭藝(Eric Zheng)和其他企業主管。高層分享了他們對中國市場機會和挑戰的實地看法。
安高博說,在華美國企業讚賞美國政府持續與中方溝通與接觸,對雙方都大有裨益,期待國務卿此行能進一步加強協調與合作。
近來,華盛頓和北京在美國企業如何在中國經營、中國的出口和製造能力等議題上的分歧日益加劇。美國財政部長耶倫(Janet Yellen)不久前訪華時說,中國過剩的工業產能對美國和全球構成威脅。在與陳吉寧的會議中,布林肯再次傳達了類似訊息。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表示,布林肯提出了對中國「貿易政策和非市場經濟做法」的關切。布林肯強調,「美國尋求與中國進行健康的經濟競爭,並為在中國運營的美國工人和企業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
陳吉寧在會談前的公開致詞中強調了美國企業和上海這座城市的密切關係。他表示:「兩國無論選擇合作或對抗,都關係到人民的福祉,也影響兩國和人類的未來。」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星期四下午回應稱,中國希望美方也切實尊重公平競爭原則,遵守世貿組織規則,和中方相向而行,為推動中美經貿關係健康穩定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何亞東同日下午在新聞發布會上說,一些西方國家頻頻指責中國產能過剩,「這種炒作毫無道理」,中方堅決反對。何亞東稱,產能問題要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充分考慮全球分工和國際市場的現實情況。對新能源來說,從全球來看,不是產能過剩,而是產能短缺。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吳木鑾說,儘管美中在多項議題上仍有許多歧見,但雙方希望能「保持溝通管道暢通,避免發生尷尬場景」。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國際防務問題高級研究員何天睦(Timothy Heath)認為,布林肯此次訪中的主要目的是阻止中國加大對俄羅斯的軍事支持。他說:「俄羅斯正在戰場上取得重要進展,而美國則因對烏克蘭的援助法案而陷入政治泥沼。限制中國的支持有助於放慢俄羅斯的軍事進展,或許還可以為美國政府向烏克蘭提供援助贏得時間。」他認為,雖然美國政府也可能在避免中東局勢升級方面尋求北京的合作。但布林肯此行仍難有重大突破,「因為雙方在俄羅斯、伊朗和台灣等關鍵議題上持有根深蒂固的對立觀點」。
布林肯星期四也造訪上海紐約大學與美國及中國學生交談。他表示,兩國下一代相互理解是「確保我們負責任、有效地管理我們兩國之間關係的最佳方式」。該校為中國第一所中美合辦研究型大學。


歷史新聞